水韵桓台再现“鱼米之乡”

7月15日到17日上午,淄博市组织召开2019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会,对今年以来各区县、高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40个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环保治理项目等进行现场观摩点评,集中展示各级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新成果,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更大力度推进优质项目建设,奋力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
观摩现场,到处机器轰鸣、人员忙碌、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些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淄博市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科学精准治理环境污染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期《大众日报·淄博新闻》选取其中的两个小侧面——桓台县持续不断改善水系生态、新华医疗坚定不移进行技术创新,反映出淄博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生态淄博建设方面的持续发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持续向好。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张运波
炎炎夏日,挡不住桓台县生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的建设步伐。记者在孝妇河二期治理工程马桥段看到,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紧张作业,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河道护坡、堤防加固。
从2016年开始,该县就将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工程打包到一张图上,开工建设总投资28.2亿元的生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打造“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生态水系总体布局。修复提升水系长度258.7公里、湿地面积232.5万平方米、水域面积53.9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形成“城河相伴、水绿交融”的桓台水生态名片。
十年努力,马踏湖秀美再现
在马踏湖湿地核心景区记者看到,浩渺的水面上不时有几只飞鸟掠过,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风景图。近年来,桓台县通过实施马踏湖植被修复工程,退养复植1600余公顷,大天鹅、白腹鹞、苍鹭等珍稀物种常现,“苇堵渠尽疑无路,一篙又见数线天”的湖区佳境成为桓台水生态的鲜亮名片。县域北部的马踏湖、南部的红莲湖相映生辉,小清河、乌河等22条确权河道穿珠成链,“河湖连通、水清岸绿、水润城乡”的生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马踏湖流域生态水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水环境质量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实现了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目标。2014年,乌河、猪龙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苲草,标志着流域水生态实现重大转折;2015年,桓台县完成了省政府“年底前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目标。截至2018年,累计用于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投入超过30亿元。
目前,湖区蓄水能力达2500万立方米,年均蓄水量1100万立方米,主体水面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湖区野生动植物特别是湿地鸟类物种和数量明显增加,调查统计显示,现有野生动植物共100科246种,其中鱼类10科19种,鸟类31科84种,大天鹅、白腹鹞、苍鹭、震旦雅雀、野大豆等珍稀动植物常现湖区,逐步再现了“草长莺飞”“碧水连天”的历史风貌。
围绕马踏湖流域,桓台全县已经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域的生态水网,良好的水环境成为彰显桓台生态、和谐、人文特色的重要标志。
建设生态水系,河流获新生
桓台地处泰沂山区北麓淄博盆地北缘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县域河流均属小清河水系,主要有小清河、孝妇河、东猪龙河、乌河、杏花河、胜利河、西猪龙河、涝淄河、预备河、人字河、跃进河等河流,以及北干渠、南干渠、大寨沟等沟渠百余条,防洪、灌溉、回灌网络齐全,对防汛、供水、补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桓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境内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着严峻形势,以水为核心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着“不能承受之重”。马踏湖湿地面积从上世纪30年代的96平方公里,一度萎缩到不足原来的20%,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逐步失去了历史自然风貌。
2008年,桓台县将水生态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生态工程项目上,列为当年为群众所办的“八件实事好事”中的头号工程,按照“自然、生态、和谐”的治水理念,启动实施了总投资8.57亿元的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对全县总长度214.84公里的16条主要河道和马踏湖湖区进行综合整治,现已建设完成了红莲湖一期二期工程、小清河干流淄博段应急治理工程、跃进河治理工程、马踏湖湿地生态修复及引黄蓄水补源项目等工程。
通过清淤疏浚、引黄补源、恢复湿地功能等措施,优化配置引黄水和当地径流,有效增加地表水供应量,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县的地下水入渗补源网络,提高了地下水入渗补源能力,避免了漏斗区次生灾害威胁。此举全面提升了桓台水系生态功能,提高了桓台城市品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治理+修复,改善河湖水环境
提起桓台县的乌河,这些年很多去过的人都会“谈河色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污染”。随着乌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公园一期建设的完工,公园内溪水潺潺,鱼翔浅底,各类水草碧绿幽香,可谓美景如画。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闲暇之余都会来湿地公园走一走,看一看,散散心。市民毕玉昆表示:“这里空气新鲜,花儿娇艳,水儿清澈,比以前好多了,心情很舒坦,咱桓台太美了!”
乌河入湖口人工湿地一期的建成,不仅恢复了河道生态系统,而且提高了乌河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打造了城区段河道生态景观。据悉,该工程由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96亩,其中潜流湿地占地约65亩,表面流湿地占地约31亩,日处理规模为3万立方水。
“湿地采用‘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的组合工艺,对部分乌河河水进行净化处理,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出水排入乌河河道,有效缓解了下游马踏湖和小清河的污染负荷,每年可削减COD108吨、氨氮5.4吨。”省环科院乌河人工湿地项目经理魏垒垒介绍。
乌河入湖口人工湿地一期工程,只是桓台县大手笔治水治污的一个侧影。该县坚持治水先治污、治用保结合,在通过工程项目修复水体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实行源头治理、流域治污,从而形成了“治理+修复”的生态水系建设模式。在生态水系建设方面,以治水为手段,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使桓台产业的发展质量更高、创新活力更强;以治水为契机,努力推动全域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促进县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城乡群众营造一个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