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人以卑下不是憨人,从老子论水的德行中悟出的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上善若水“,可以说这是水的德行的最好诠释,上善,是一种最高的善,具备这个善的人,就有了水一样的德行。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不争无尤。水最柔弱、最有善性,水有具大包容、水有宽阔的胸怀、水无所求,水有甘居人下的德操,水无任到什么地方都是无声无息的,这就是水的德行。

老子论水,其实是用实例告诉我们“水几于道”也是为了论“道”。是否可以说,你弄懂了水性,就是接近认识“道”了。不能这么理解,弄懂了水性只能说你对老子思想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而已。老子“道”的内涵极深,他在《道德经》里说过,“道可道,非常道”,这就告诉我们“道”不是能言说清楚的,但是,触类旁通,认识了水德,对我们领悟老子的“道”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从老子论述的水的德行联想到了人们的生活,水处众人之所恶,哪里险恶,水就流向哪里。水无争,水利万物而不争功。这些德行不就是现实中人们认识的一种憨憨的人“吗?这样的人总是在人前示以卑下,他们不争,从不表现自己,他们为了他人总是牺牲自己, 甘愿做一个憨人、做一个傻子,他们是真的憨吗?

我们先看一个国处故事:有一个威廉的孩子,他在众人面前说话少,反应慢,当地人都说他是个小憨头,就是人们说的傻小子,人们为了认证这个小孩是真憨,还是假憨,就拿出两枚硬币说要送给他,但他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枚,这两枚硬币中,一枚是五分,一枚是十分,而这个小孩却只拿了一个五分,把那个十分硬币还给了主人。这个送硬币的人为此便四处宣扬,说这个小孩憨。一些人不信,也拿出五分和十分的两个硬币要他选择一个,每次这个小孩子都只拿那个五分的硬币,这时人们才相信这个孩子是真的憨。人们为了取乐,时常用这个方法送给小孩硬币。

后来,有一个老太太不相信人们的话,便去问威廉,你为什么要取那个小的硬币,这时,孩子才说出了实情,孩子说,正因为人们认为他憨,以为他分不出钱的大小,所以就拿他取乐,如果不这样做,人们以后就不会有人经常给他送钱了。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有一些人,从言行上看似憨憨的,他们也会和那个孩子一样做点“憨事”,人们也都认为这些人是憨人,其实,他们是装憨,他们心如明镜,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行为的结果是什么。看似人们捉弄他,实际他玩弄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从上面的故事看出,那个孩子看起来憨,实际他不憨,相反 他是一个聪明人,这个孩子的行为,就是一种示人以卑下的行为。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可是真正懂的人却不多,能真正领悟并执行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我们学习老子的论水的德行,使我们能悟出老子的智慧,分清了真假与是非。
我们从水处恶处得出一个道理,就是说人有时憨一点没什么,只要心里明白就够了。就如老子论水那样,“水处众人之所恶‘,也就是哪里险恶水就流向哪里,那里低洼它就朝哪里流去,正是水的这种向”恶处去“,终年不息,才汇集成了一条条大江大河。然后汇入大海。水是万物和人类耐以生存的东西,它润育了万物,哺育着大地的一切生灵的成长。我们谈水性,水德,谈善,不单纯是为了懂它,而重要的是通过对水德的认识,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我们是否能从水德中认识到我们做人。使我们认识到要像水一样,不图名,不图利,不为自己着想;能像水一样,有水一样的胸怀;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这样,我们今天学习水德是太值得了。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