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清水进万家——我省持续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

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这个有着396户1445人的村落已告别 “脏乱差”。村里的广场和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和排污管网。
上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哈三说:“通了上下水后,村民的庭院越来越干净了,‘小家’漂亮‘大家’亮,村子整体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甘甜的清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锅灶台,也让青海农牧区群众的美好生活变得更滋润。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开展了污染防治攻坚八场标志性战役。
守土有责,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为改善黑泉水库饮用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排除水源地污染安全隐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争取中央水污染专项补助资金6600万元,实施大通黑泉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确保了从这里流出的每一滴水都能够安全放心。
2018年,我省梳理的全省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个问题得到及时整治,较国家时限提前两个月完成整治任务,成为全国率先完成整治任务的四个省份之一。
不断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护,我省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完成了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卫星遥感调查,全面实现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动态管理,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盯住关键问题和关键地区,按季开展动态监测和现场复核,进一步查遗补缺,确保水源地排查全覆盖、各水源地问题无遗漏,为后续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省还组织开展了全省乡镇级及重点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利用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资金,率先启动了海北、海西、祁连山区域内州、县、乡、村四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全覆盖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到目前,全省5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今年全省“两会”期间,我省再次对加强饮用水源地管护做出部署,全面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督导检查,组成督导检查组开展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回头看”、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情况督导检查和重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对各地水源地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目前列入国家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2019年调度任务的61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已整治完成38个,完成率为62.3%。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确保全省人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我省下一步将继续统筹抓好2019年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在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等基础上,持续开展全省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确保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整治任务。
守土负责,实现水生态管理提质增效
从地下到地表,从加强饮用水源地管护到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1至5月,我省列入国家考核的19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7%,与去年同期持平,劣Ⅴ类断面为0,水质呈向好趋势。湟水河民和桥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考核要求;小峡桥断面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近年来,我省把湟水河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入近80亿元,通过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湿地建设、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四个阶段治理,“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湟水河出省段水质达标率为100%。
西宁市深入开展“河湖清”建设行动,确定湟水干流多巴片区、西钢桥上游城北片区、北川河支流等6个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督促完成第六污水处理厂、4个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工程等,建成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改造新技术示范工程。
海东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5179万元,实施了黄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平安区湟水流域祁家川支流生态修复和湟水民和桥(出境)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站房建设3个项目。
同时,全面完成了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建成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污水处理厂,乐都新建4万吨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4万吨,县(区)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守土尽责,巩固提升城市水体治理成果
近年来,我省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大防治和治理力度,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城市水体长治久清,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年初我省印发的《青海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到2019年底,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得到全面深入巩固,西宁市、海东市城市建成区无新发黑臭水体。到2020年底,设市城市和州府所在地县城建成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前不久,西宁市印发了《西宁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打响攻坚战。为进一步深化治理工作,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西宁市开展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通过对轻度黑臭水体采取“截、整、维”等措施进行分类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还实施了农村重点城镇分布式污水处理试点,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湟水河水质。
以河湖长制不断巩固提升城市水体治理成果。西宁市作为率先在全省实施河湖长制的地区,近几年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随着湖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成投运,西宁市迎来了“智慧河湖长”时代。
海东市严格推行河湖长制,创建了“行政河湖长+企业河湖长”双重配置的“海东模式”,共同承担河岸管护、污染防治、违法监督等工作。组织开展河湖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水库垃圾围坝、河湖固体废弃物、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及河湖“清四乱”6个专项行动,河道沿线乱倒乱排、乱采乱挖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在柴达木盆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不断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干,构建了党政牵头、部门联动、市县发力、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治水责任链,各级河长认河、巡河、治河形成常态,创新建立“河湖长制+网络平台”工作机制,全州22个一级水功能区、33个二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际行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已在青海大地蔚然成风。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