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不成景,干货来袭!

古有诗人吟诵“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在文人眼里,水是抒情染意的景色;在风水师口中,水是逆转气运的元素;在景观设计师心里,水是调和人与环境的关键。

水之所以被设计师青睐,除了它是生命起源之初,万物生长之本,更在于水本身的特性。
首先,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在造型上不受拘泥,可以变换出多种形状;
其次,水具有流动性,比起静态事物,水的流动性更容易打破景观的单一性;
最后,水是有声音的,当流水滑过小径拍打石面,潺潺水音袭来,令人心旷神怡。
除此之外,水的生态功能也是被看重的一点,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调节空气干湿度和降低浮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生命的载体,为植物和生物持续的支持,形成可以自我循环的生态圈。
水景景观是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水景的打造不仅需要融合建筑学、环境学、风水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于人居环境的价值性也被进一步接受考虑。水景一般有两大形势,首先是依靠人工湖、天然溪流、瀑布等自然环境打造的仿天然水景;其次便是整体使用设备打造的人工水景。
针对不同的景观,也有不同的服务人群。在水景的构建中,还要注意其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利用率和使用点。
譬如线式水面溪流,一般水深较浅,对于喜欢玩水的小孩,这类水景相对安全,而在水景上设置桥、景亭等休闲区域,又可以令带小孩的父母或者老人有一个去处。如果再搭配上石块、植被等元素,以水景延展开的景观将享受多重体验感,以此增强水景的价值点。

对水景而言,存在四个层面构成的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案例来看一看不同水景的打造和利用。
我们先来看一看成都西派国樾这个融合了多种水景打造手法的项目。

项目因场地空间较小,而建筑体量大,为了平衡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表达比例,项目景观采用了立体做法,并打造大体量的水景,以大水面做法将视野无限延展,由此扩大空间感受。
第一层界面与建筑相平,形成建筑与水面相映成趣的镜面效果;
第二层界面用跌水抬高人的视线,形成有气势的跌水效果;
第三层界面则将样板房抬高,形成漂浮在水面上的效果。
由于项目建筑线条感明显,为了打破单调性,主入口以涌泉开场,启动灵动的氛围,并在水面上点缀以纸鹤造型,为水景注入生命力。

从前场向内延伸,水景空间骤然开阔。观光动线和浮桥串联起内外水系,穿过售楼中心步入滨水平台,通过汀步连接下沉式洽谈区,呈现出一处甲板风景。

园区内的地势有一个起伏的高差,最高点与最低点地势相差5米左右,从艺术中心到滨水空间再到样板房区域地势逐渐升高。设计师利用地势的高差打造跌级水景做出三级高差,两级跌水流瀑之间以人行步道过渡衔接,打造层层递进的景观空间。


为了呈现生态自然的水景,设计师在水下构建“食草虫-水下森林”的共生系统,利用水体自净化功能改善水体水质,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水下森林意境图
而在水面上,设计师结合“浮桥之上”的设计理念,通透的玻璃廊桥与跌水流瀑的汀步设计,构成一个圆形路径,形成“廊桥+水景”的组合。
由于后场标高抬升,为避免出现台阶,设计师利用浮桥来消化高差。结合浮桥标高的变化,运用三处节点来衔接浮桥并消化高差,节点赋予景观亭的形式来呈现,既作为浮桥上短暂休息的观赏空间,也巧妙将不同标高的交接自然处理。

△景观亭手绘图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时隔至今十余年之久的项目——杭州滨江金色海岸。
滨江金色海岸项目2003年开始设计,2007年正式呈现,如今回顾这个项目已有12年之久,但是时间并没有令它显得蒙上陈旧的灰,即使放到现在它依然是可以引领生活的时尚项目。

项目靠近钱塘江的天然水资源,大面积水域对湿度有调节作用,因此金色海岸夏天的温度较市区低2-3℃,空气质量全年也较为优良。
有如此优越的天然资源加持,项目内部自然也不含糊。配合钱塘江的水能力,金色海岸园区内部打造了环园区带状水景,并点缀有喷泉、跌水、涌泉等多种水景形式。

通过对路网的分析,项目水景的安置其实颇有些技巧,路网两侧布置有节点水景,打破行驶在长距离道路上的疲劳感。而在不同功能的组团之间则利用水景的分区性,以带状水景分隔各组团区域,既保证了组团之间的私密性,又保证了区域之间过渡的美观性。

在美观度之外,金色海岸的水景更强调水的功能性。园区中利用水循环贯穿整个花园,配合植物、土壤和地下过滤装置打造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花园,实现生态自循环,延展景观寿命,这也是金色海岸景观为何能持久保新的秘诀。


水景的意义不只在于增加园区的美观度,更在于它能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做出什么实际的贡献。对于贝尔高林而言,水景是我们擅长的技能,也是我们与生态沟通的媒介。
水法设计细节
1
疊 水
动 态 水 景
叠水景观是水景中常见的水处理手法,需要对水进行重叠分层处理。为了保持水景的美观性,叠水景观在打造时需要注意水平面与竖向面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横向面会大于竖向面,以此突显景观的延展性,视觉空间上也可以达到一个开阔的效果。

 


西派时代的迭水景观十分壮观,由于这个项目本身地块具有较大高差,先天条件非常适合打造迭水景观。当流水顺着错落的台阶缓流而下,水分子之间相互碰撞,水的有声性也被调动起来,顺着迭水之间的台阶缓缓而上,美景入眼之际又可以享受潺潺水声。


北京泛海世家的水景景观比较多样化,其中叠水景观迭幅较小,有一种“小家闺秀”的感觉,但形式较为多样化——有与特色喷泉结合的阶梯式叠水,还有与跳泉水景搭配而成的灵动水景组合。相较于瀑布的恢弘大气,迭水景观更推崇表现有限空间里雅致的层次感。所以迭水的竖向高度不需过高,深度也不需宜过深。
2
跌 水
动 态 水 景
跌水水景与叠水景观刚好相反,跌水景观的竖向高度更适合大于平面宽度,这样才能凸显出跌水在立体空间中更好的表现力。
跌水有很多表现方式,《作庭记》中将跌水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棱落、丝落、左右落、横落”十种形式。
>>>飞溅式跌水<<<

 

恒荣·城市溪谷的人造瀑布水立面呈片状形式,由假山顶端飞溅式落水。瀑布的打造对地形的落差、地面的凸凹以及水流量的要求较高,为了扩大瀑布的壮观面,设计师们反复调整背景石块的凹凸肌理,使细节更加精致,水帘造型也越发丰富。
>>>直入式跌水<<<

 

相较于瀑布的劲爽,九宾湿地项目的帘状和线状直入式跌水要温和很多,由帘状宽面水景过渡到线状,水流被分为成细条状,从高处缓流入水,不急,不躁,似君子温和,就连落水的声音也从容有秩,给人清风朗月的舒适感。


>>>滑落式跌水<<<
滑落式跌水常见的表现方式一般是水幕墙和壁流两种。最大的作用是柔化建筑生硬的表面,同时还可以灵活景观氛围。断层的外立面被柔水轻抚,带着防备的坚硬被打碎,粗糙也被磨平,强悍的表面被剥离,露出一颗温柔心。

当池水从肌理不一的外立面缓缓而下,水流的形状也随着外立面的变化开始分流或者聚拢,描绘出不同的景观画面。

>>>溢流式跌水<<<
水钵跌水常用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景观中,作为入口节点景观或者轴线点景。


合肥新华御湖庄园项目中水钵跌水多次出现,布景时水流的大小以及高低都是非常有讲究的,中央庭院里的跌水景观要形成相对激烈的水流击打声,以此突出该点位景观的重要性,因此水钵高度和水流较大;而宅间花园中,跌水作为点景相对温和,溢流的水流曾打造得更飘逸。
3
噴 泉
动 态 水 景
18世纪,西方的喷泉传入中国,乾隆皇帝下令在圆明园的西洋楼里建立“海宴堂”和“大水法”,使得喷泉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喷泉的打造有很多讲究,除了要协调主景与配景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构景的艺术性,以及整体景观的节奏韵律等。住宅景观中,大型喷泉一般被布置于入口迎宾景观和中央庭院处,属于中轴线主要景观。而在决定喷泉类型的选用时,需要先对整体的构景做出分析,确保景观留给喷泉足够的的空间和尺寸,在对水质观感要求较高的场所里,甚至还必须进行水质处理系统。

>>>旱喷<<<
旱喷是人们亲水性的衍生产物,喷泉的喷头和灯光设置隐匿,不喷水时可以照常在景观位置行走,喷水时,人们可以进入喷泉与其互动。
旱喷的打造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布点位置不能阻断人的行走动线,二是由于人们可以直接与喷泉接触,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运营时一定要反复检查,防患于未然。


深圳壹方中心的旱喷景观坐落在商业区的活动广场,以一定的铺装边线区别开步道和旱喷的空间,但是又不至于太过突兀。旱喷在静止时是可以行走的区域,即使喷水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行人可以参与其间,增加了广场的景观游览乐趣。

西派城项目采用程控喷泉控制系统,定时循环变化的水形,并采用数码处理技术,对灯光信号和水信号进行对频分析和延时处理,使喷泉和灯光可以结合,并达到同步亮相的效果,准度精细至0.1秒。

>>>涌 泉<<<
在住宅的展示区中,很多项目会选择以涌泉开场。涌泉水景很少作为单独的主景,更多是和其他水景搭配出现,达到点缀效果。不过不要小瞧涌泉的作用,在小空间内,涌泉可以起到很好的吸引视线的效果,作为迎宾景观再适合不过,同时它也能增加项目的立体性,保证无水期的观赏效果。

涌泉水流的大小和高度对于景观表达的意境有重要的渲染效果,在电建·洺悦御府的展示区中,涌泉是唯一动态的水景,所以泉水喷涌高度被拔高,由于项目的建筑以深色调为主,为了综合建筑带来的硬性感受,涌泉喷涌出水流量则控制在了一个有蜿蜒的曲线的柔和角度,显得随性与亲近。

 


>>>雾 喷<<<
雾喷景观是营造氛围的高手。将水分子透过50kg-100kg 压力的高压主机压缩为1-15微米大小的雾粒,这些不可计数的雾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烟波浩渺的一方天地。

招商曦岸项目的雾喷的景观性和功能性都非常强大,经过专业处理的原水产生的雾效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城市中难得的“空气氧吧”;夏天,雾滴可以带走局部热量,降低高温环境,同时可以增加周边湿度,向植物提供养护作用。

>>>雕塑喷泉<<<
雕塑喷泉是由雕塑与喷泉组合而成的景观,形态各异的雕塑搭配无定性的水,有多种变化多端的表达方式,让人意想不到,新奇有趣。这也是静态与动态之间的一种交流,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与活力。


在增加了鸟形雕塑喷泉后,日岛项目的泳池也增添了几分生机。展翅的飞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从它嘴里喷射的小泉水也给了游客戏水的理由,增加了互动条件。

4
鏡 面
靜 态 水 景
不动的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的水体形式,其中镜面水景体现了光与水的互相作用。
镜面水景首先要保证水面处于平静的状态,为了体现镜面效果,池底一般采用黑色和深绿色的材质铺装,在光的作用下,建筑和植物一齐在水中形成倒影,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延展视觉角度。


西派澜岸项目的宅间空间较小,这时,镜面水景的扩视效果就起了很大作用。而园区内的消防通道在符合硬质材料的标准下又要保证空间的美观性,于是设计师将水系与消防通道结合,通过浅水池压缩路面宽度,并尽量减少镜面水景的下沉深度,使其可以依靠自然雨水完成补水效果。


招商曦岸项目入口处采用了大面积满溢式镜面水景作为主要景观,这种镜面水景配景效果好,可搭配各种亲水、近水活动,安全系数较高。
镜面池底嵌有灯光效果,当灯光亮起,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呈现在大众眼里。与单调的灯光效果不一样的是,镜面上有浅水覆盖,水与光在夜里相互依偎,当微风拂过,暖黄色的灯光随着池水涟漪摆动,池底无声的凤凰开始高歌,伴随着满溢流水的潺潺声,一曲“有凤来仪”锵锵奏起。

 

5
自 然 水 环 境
静 态 水 景
如果项目附近有可以利用的天然湖泊、海水、池塘、溪流等,设计师在造景时要尽量利用这些自然景观。
对于临海、临湖这类水体资源体量较大的项目,沿水池岸是需要重点处理的部分,池岸是否能与水线形成连续的景观直接影响到景观的整体效果和人性化的表达程度;至于池塘、小溪这类小型水体,它们的池岸可以处理为人们休息闲坐的平台,平台不宜过高,否则会减少人们对水体的亲切感,一般以人手能触摸到水面为准。

融创日月湾日岛边缘在与海水衔接时以白色卵石铺边,由密渐疏依次淡入海里,形成自然的过渡,令岛屿与海水无缝融合在了一起。

为了增肌项目的亲水性,蔚蓝卡地亚项目在驳岸旁配置了木质延伸观景台,并在坡脚采用木桩护底,至于水与岸的接口处,则采用亲水植物过渡,起到固堤护岸的作用。

6
帶 狀 水 景
静 态 水 景
在以自然为主题打造的项目里,自然水景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没有天然水资源可以利用时,人工溪流便成了营造氛围的不二选择。为了减少人工造景痕迹,溪流中可以种植习水性植物,或采用散石和块石点缀,可以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

 


△成都西派国际·带状水景
一个人造景观水景如果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在后期的运营中很容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在成都西派国际的水景打造中,设计和治理一直被同步考虑着,项目的水体中引入了自净化植物构造水体功能,并在周边种植大量植被,打造仿自然形态,同时增加景亭配置,使组团景色既有观赏性又有功能性。


著名建筑师巴拉干曾说过:“美在于自然景观与艺术表现的结合。”
在景观系统中,水景是一种文化,它从“形、势、声、色”四个方面展现着自己的价值,表达着与环境之间切不断的拉扯关系。如果对于人类而言,水是生命的起点,那么对于景观而言,水景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当人们因水而生之时,景观则因水而成。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