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水,喝一口都是甜丝丝的,我家净水器可以提前‘退休’嘞!”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海洲花园小区,居民贺女士笑着拧开家中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涌出。她感慨地说,以前水质不稳定,自来水偶尔发黄、带咸味,如今这样的困扰没有了。
贺女士的获得感,来自六横海水淡化厂刚投用的技术——日产1万吨高品质淡水的二次反渗透装置。六横岛,作为舟山第三大岛,曾是舟山“缺水界”常驻选手,干旱时得靠船运水,限量供应。转机出现在2009年,海水淡化厂开工建设;到2016年底,采用一次反渗透技术实现每日5万吨淡水产能,六横百姓终于实现“用水自由”。
“但一次反渗透出来的水还有个bug(缺陷):氯化物含量虽达标,但仍较高,水中氯离子与金属管道表面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氯化物,就会出现黄水,居民反响较大。”舟山双屿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暑雷说,今年初,该公司启动升级计划,于7月正式上线二次反渗透装置。
“这相当于给水做了次‘深度净化’。”在二次反渗透装置前,舟山双屿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麒方指着57根整齐排列的白色膜壳说道,二次反渗透技术可将水中氯化物含量从一次反渗透后的100至160毫克/升,降至20毫克/升以下,远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250毫克/升以下)。
高压泵轰鸣作响,海水在精密膜组中完成蜕变。“虽然原理与一次反渗透相同,都是通过高压使水分子穿过特定膜实现脱盐,但二次反渗透采用更适宜中低盐度水源脱盐的苦咸水膜,操作压力降至一次反渗透的五分之一,回收率可达90%。”曹麒方不无自豪地说,经过这道“深度净化”后,他们还会进行后矿化处理,补充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矿物质,出来的水不管是水质还是口感,都已非常接近市售纯净水。
经过二次反渗透后的电导和PH值。记者 黄宁璐 摄
记者现场对比品尝:一次反渗透的水仍有隐约咸涩,而二次反渗透的水,清、透、润,入口甚至有微微回甘。实验室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二次反渗透水的电导率仅为10.9μs/cm,与超市瓶装纯净水的2.45μs/cm十分接近,而一次反渗透水的电导率则高达500μs/cm。据悉,电导率越低,说明脱盐效果越好,水越纯净。
值得一提的是,为真正实现“新管送新水”,六横全力推进海水淡化管网配置工程,重点建设一套全新的全域居民用水管网系统。过去,六横岛上工业与生活用水长期混用同一管道,工业用水高峰常常导致生活用水供水压力不足等问题;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两套独立管网,实现工业与生活用水分流、分质、分压供应。今后,居民日常用水将来自三大水库,以及经二次反渗透处理的优质淡水。工业用水则继续采用一次反渗透水和部分水库水。
六横海水淡化厂航拍。通讯员 盛锡浩 摄
老管网“退场”,新设备“上岗”,小小水龙头里,流出的不仅是清澈好水,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家住六横峧头区块的林先生就深有体会:之前家里洗碗机总因氯离子偏高而“闹罢工”,现在水质好了,这样的小烦恼,彻底成了过去式。